《物質的分類》教學反思
化學組??? 王紅
《物質的分類》這節(jié)課是必修1第二章第一節(jié)的內容,這部分內容相對來講比較簡單。學習的目的是讓學生了解簡單的分類方法(交叉分類法和樹狀分類法),能根據物質的組成和性質對物質進行分類、了解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并且在實際的生產和生活中對化學研究和化學學習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所以在教學的時候采取的是“自學·引導”的教學模式,先讓學生自己閱讀教材P24-25,在自己體會的基礎上,進而提示學生交叉分類是對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解的一種方法,樹狀分類是采用統一標準對不同事物的分類的方法。然后小組討論對班級的某個同學進行上述兩種不同的方法進行分類,這個問題一拋出,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熱情。3min后找不同的小組回答上述問題,結果讓我大吃一驚,學生的思維開闊而全面,把我想到的,想不到的都說了出來。當時我就想,只要給學生適當的平臺,他們絕對可以開辟一片你意想不到的天地!
這節(jié)課結束后,我一直在反思這近10年的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自己過于謹小慎微,對學生不敢放手,總感覺只有自己講過以后才放心,講過以后學生才會掌握,事實真的如此嗎?經過這次教學嘗試,我覺得是自己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低估了學生的“洪荒之力”。知識只有在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記,才會永久的記憶,如果像蜻蜓點水浮于表面,永遠達不到想象的高度。
為了進一步驗證學生的 “超能力”,在習題講評練習八和練習十時,同樣采取了學生小組合作,教師引導的方法。讓學生先自己討論在自己能力范圍內能解決小問題,比如在溶液配制的時候,只寫了容量瓶是錯誤的,提示為什么容量瓶上寫有規(guī)格?讓學生意識到容量瓶和規(guī)格是2件套,兩者必需同時出現。對于稍微難點的用量筒量取液體是是否洗滌?容量瓶在用之前是否用待配制的溶液潤洗?,在提示的基礎上讓學生自主思考,盡量讓學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在其最近發(fā)展區(qū)內去解決問題,既讓他們解決問題,又讓他們感覺自己有能力去解決難題,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俗話說:自信無敵!
對學生的定位一定要心中有數,對課堂的內容要有預設以及充分的準備,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課堂教學是屬于學生的,教師只有根據學生的需求,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質疑釋疑,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參與,自主探究知識的能力。